【本地】三都60岁老人制作水族文化木雕 献礼60周年县庆

2017-04-01

来源:贵州都市报

林伟明作品

林伟明作品

  三都水族自治县尧人圣山林场60岁老知青林伟明,用刻刀把山中的废弃树根、木板、竹筒变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艺术品。今年9月三都水族自治县将迎来60周年县庆,老人正准备将水族文化木雕作品在县庆上展出,让更多人了解水族文化。

  尧人圣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有“百里林海”之称。60岁的老知青林伟明,自18岁下村插队40余载就一直住在林场,他用小小的刻刀,把在山中收集到的废弃树根、木板、竹筒变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艺术品,更凭着对水族文化的一腔热忱,把水族的文化和历史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里,刻出了水族的璀璨文化。

  记者见到林伟明时,他正忙着在竹筒上雕刻图案,身边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电锯、电钻、刻刀等工具,周围还堆放着形态各异的树根。

  “我正在制作一副竹筒酒具,上边雕刻的是水书。”林伟明一边说着,一边继续开动电钻,不一会,他就把手上的活干完。“这是水族少女的浮雕,是用废弃的木块雕刻的”。林伟明一边走一边说,“这幅根雕上刻的是水书,上面还有水族的图案”。

  据林伟明介绍,1975年,刚刚高中毕业的他到拉揽林场当知青,工作之余就经常在山间走动,收集一些奇形怪状的树根,因为在读书时对美术比较感兴趣,就开始琢磨着在树根上雕刻些花纹和图案来充实生活,渐渐地,就雕刻出了许多大件的根雕作品,从此,他再也放不下手中的刻刀。

  林伟明说,他是土生土长的水乡人,为了能在根雕作品中体现出水族元素,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水族文化,把水书、水族服饰、水族祭祀与水族各种习俗都刻进木雕中。这些年来,三都的许多建筑和浮雕,如水族同胞的赛马、敲铜鼓、赛龙舟等大型民族文化体育活动的宣传图案,都是他设计和雕刻而成。

  在旁边的社区马尾绣绣娘培训基地,记者见到有许多水族妇女正在学习制作马尾绣。林伟明说,这些绣娘们手上拿到的马尾绣图案和花纹,大部分是由他设计出来的。作为一个艺术创造者,林伟明通过自己的艺术构思,结合自己几十年对水族文化的研究成果,设计了许多水族图案和花纹,刻在木雕上,也用到马尾绣上。

  林伟明表示,要把马尾绣与潮州绣结合起来,再创造出更多有代表性的图案,不仅要在自己木雕作品上体现,还要以刺绣的形式点缀在各种服饰上,让水族文化更加灿烂。(记者 吴文珑 摄影报道)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著作者享有,
如涉及版权问题及其他疑问请联系896153354@qq.com

————— 三都便民生活 ————
便民查询
便民信息
同城服务
附近商家
三都征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