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战鼓声声马蹄疾——三都水族自治县全面启动脱贫攻坚大比武行动
来源:黔南热线
5月24日,三都水族自治县2017年脱贫攻坚歼灭战大比武暨第一次重点项目现场观摩会正式全面启动,24日-25日,观摩组先后来到六镇一街道现场观摩生态鸽养殖基地、福猪养殖基地等扶贫产业项目。
今年2月初,三都县发动了一场脱贫攻坚的春季攻势。水乡大地春雷滚滚战鼓声声,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攻坚战纵深推进。这场春季攻势究竟战果如何?大扶贫战略行动成效怎样?
走遍三都各镇,观摩会的成员欣喜地发现,一栋栋扶贫安置楼拔地而起,是搬出大山的群众安居之所;一个个扶贫产业蓬勃发展,带动群众创业就业,脱贫致富。
观摩会现场,观摩成员们既是学生也是考官,通过实地走、听讲解、看项目,了解各个扶贫项目和重点项目的发展建设情况、运作模式并现场打分、点评。各镇干部相互学习,找到差距,比出压力,从而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扶贫脱贫的信心。
找准路径——产业园区因地制宜选准发展产业
五月的天气,骄阳似火,历经1个多小时,观摩组一行来到九阡镇石板村艾草种植基地,从汽车窗户向外望去,成片种植的艾草映入眼帘,还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要致富,必须发展产业。种什么?养什么?石板村认准的不是“高大上”,而是不起眼的艾草。据石板村村支书潘永贤介绍,“艾草种植成本低,易存活,而且政府帮助我们寻找销售路径,农户种植的话,基本没有什么亏损,所以大家都愿意种植,并好好管理。”
目前九阡镇艾草种植项目1000亩,受益农户213户910人,纯收入105万元,该项目对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使部分群众短时间内实现脱贫目标。
“平时看起来不起眼的艾草,现在能将它做成产业并带动贫困户脱贫,这是个非常好的点子!”三都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韦其贤在观摩结束后进行现场点评。他说,“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就是要因地制宜选对路子,发展成品牌,并做大市场,真正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观摩组来到中和镇红星村,一下车,漫山遍野的黄桃长势喜人,在这五月的天里,黄桃果子也变得圆润了起来。
结合中和镇实际,中和镇重点发展种、养、旅一体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产业,在中和这块水族腹地上打造山地公园生态旅游“水族王国”。
中和镇红星村古城片距S206省道2公里,现有农户812户、3921人,贫困户有309户。目前已完成黄桃种植2700亩,并在部分桃木林下套种西瓜、辣椒等矮秆作物,积极探索“一地多用”的立体农业发展模式,力争最大幅度提升群众收入。
红星村村支书告诉记者:“红星村古城片环境优美,是休闲养生、旅游避暑的上好佳境,在发展生态种养,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同时,重点发展形成‘种养旅’有机结合的观光农业示范基地。下一步将加快景观台、避暑凉亭、‘十里桃林’观光长廊,1000亩的采摘体验区,生态酒庄等的投资建设,依托桃花盛开到结果实成熟这一黄金时期,吸引游客到此旅游放松,预计年吸引游客7万人次。”
“每一个镇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的时候,我们要思考怎样把贫困户带上经济发展的快车,共享发展红利。”三都县县委副书记罗红梅认为,因地制宜兴产业促发展,让贫困户参与其中,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
更新观念——移民安居搬出大山换新面
在九阡镇雅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栋栋金黄色的楼房组成一个崭新小区,雅苑小区环境舒适,几条林间小道,绿树成荫。走进室内参观,刚刚搬进新房的居民在打扫卫生,灿烂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兰懂村贫困户韦胜才、潘先确面对观摩代表开心地说:“我们搬出了山高坡陡、交通闭塞的大山,现在大家还可以去周边公司打工,在家门口工作。”
据了解,雅苑移民安置区目前安置489户2155人。项目的建成有效解决了当地部分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同时进一步改善了搬迁地和安置地人居环境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实现九阡镇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宽敞的道路、别致的安置房让人眼前一亮。走进周覃镇易地扶贫搬迁小区,政府给搬迁补助、装修补助,还通过各种措施解决搬迁户的就业问题,现在全村已经搬迁了182户686人,其中贫困户人口99户417人。依托周覃镇本地现有公司也就近解决搬迁户就业问题。
据悉,周覃镇移民安置去依托正邦集团福猪养殖,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合作社将搬迁户纳入社员,由搬迁户统一养殖,合作社统一销售,公司统一收购,提高搬迁户养殖收益。看着眼前这个整齐划一、祥和安宁的安置小区,各镇的观摩代表们夸赞不已:“周覃镇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做得好,真正让老百姓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周覃镇安置点的配套设施建设很完善,政府出台的搬迁补助政策、就业扶持政策都很好,很有借鉴意义。”
截至目前,三都县脱贫攻坚“春季攻势”筑固产业“前哨战”正热火朝天。九阡镇水各村海鲜菇种植基地,中和至塘州快速干道建设项目点,三合街道苗龙村巴西菇种植项目,普安镇重阳村生态鸽、福猪养殖循环脱贫产业示范区,大河镇丰乐村黄桃种植基地,都江镇坝辉村食用菌种植基地等扶贫产业正在快速推进。
接下来,三都县将继续打好“夏季扫荡”打赢基础数据“精准战”,“秋季反攻”夺取产业扶贫“大决战”,“冬季合围”决胜扶贫搬迁“追击战”。每个季度在各乡镇、各村寨开展一场脱贫攻坚“大比武”活动,通过开展脱贫攻坚歼灭战“大比武”行动,让各镇比扶贫对象基础数据精准度、比农业产业示范带动力、比“五个三”工作成效、比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促进今年脱贫攻坚再战告捷。
转变方式——产业发展更具规模化市场化
在三合街道苗龙村产业园区,一家以民族布艺纺织、蜡染、蓝靛、苗绣、民族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令观摩的代表们惊叹不已。在贵州亘蓝母图民族布艺蜡染开发有限公司里,一件件民族服饰齐整地摆放着,素净而典雅。
员工们正在染布、画蜡、刺绣、收集蓝靛草……
该公司以一体化生产模式作业,从线上原材料到产品开发销售的“一条龙”生产。目前,公司发展方式为“公司+农户+财政扶贫扶持”的模式,为当地群众稳定提供60余人的就业岗位,带动全街道农民农户,特别是贫困群众发展致富。
2016年,三都县安排100万元,在三合街道各个村实施蓝靛种植400亩,通过项目实施,受益101户459人,使农户在思想观念、科技意识、养殖管理技术、经济收入等方面得到极大改善,具备“造血”功能,摆脱贫困境地。2017年,公司将扩大规模生产,计划实施2000亩,带动500户农民增收。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产品已出口到美国、加拿大、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产业扶贫,市场是关键。用大数据帮助特色产业对接市场,带动贫困户致富,这种方式非常好。”县委书记梁嘉庚对此作了肯定,同时指出,三都县的葡萄、黄桃、福猪、生态鸽等优质产品也要与电商接轨,走出大山,推向全国。
在周覃镇水备村生态养鸽基地,其中一个养殖大棚里正放养着上百只等待配对的乳鸽,观摩代表们走近观看时,鸽子齐飞,景象壮观。
周覃镇镇长吴晓敏介绍,这些乳鸽每年产蛋10次左右。从产蛋、孵化到销售28天左右,每对钟鸽每年可产商品鸽15只以上。目前,基地采取“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发展生态鸽产业,饲养一对种鸽年收入可达225元,纯利润70元以上。
“扶贫产业选得准,项目和脱贫攻坚结合得好,生态鸽养殖带动农户的生产积极性,给贫困农户创造了经济,保障了贫困户利益。”县委组织部部长李灵松点评说。
【本地】贵州省三都县多部门开展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检查
7月4日,贵州省三都县消防、商务局、公安局治安大队、街道办联合开展辖区易燃易爆场所消防检查
2017-07-06
【社会】卡车出车祸 7000只鸡“霸占”高速路
当地时间2017年7月4日,奥地利Asten,当地高速公路一卡车在运送家禽途中发生意外,7000只鸡“霸占”道路造成交通混乱,消防员赶赴现场处理。
2017-07-06
【本地】省长孙志刚在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调研
7月3号,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来到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调研。他强调,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大比武,加快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步伐,绝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在全面小康进程中掉队。
2017-07-05
【本地】贵州三都数万游客共度水族“新年”卯节!
中新网三都7月3日电 (石小杰)3日,数万游客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镇水各村共度水族“新年”——卯节,祭祀水族祖先和稻田,并在“卯坡”上进行男女情歌对唱,感受水族卯文化风情。
2017-07-04
【社会】贵州晴隆发生燃气管道泄漏爆炸 现场火光冲天
今日(2日)上午10时许,黔西南州睛隆县沙子镇境内燃气管道起火并发生爆炸,有人用视频记录下了火光冲天的惊险场面。
2017-07-02
【本地】潘仕进深入各移民点督查指导移民搬迁工作
潘仕进强调,目前,已进入雨季,三都持续降雨,降雨量较多,都江地理地质情况特殊,在保证建设工程如期顺利完成的同时,更要注意防范滑坡、泥石流等因强降雨带来的地质灾害,确保搬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17-07-01
【社会】女子摔断30万玉镯后消失 商家忍无可忍:请接电话!
据费女士介绍,当时她一个人走进了店里逛一逛。看到手镯非常漂亮,就试戴了一下。可是,当她一问价钱,竟然要30万!她就想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买,就马上拽下来!谁知道,就是这一拽,意外发生了!手镯不小心从手上掉了下来!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2017-07-01
【社会】13岁学生玩 游戏 被骂竟转身跳楼
13岁男孩痴迷王者荣耀被爸爸骂 一言不合跳楼摔断腿 刚苏醒:我要登录账号 在浙大儿院骨科病房,毛毛爸爸张先生对我们述说了事情发生的全过程。
2017-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