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水都 酒都 商都——以“新三都”精神改革创新推进发展
来源:黔南热线
三都水族自治县,长期以来一直以风景秀丽、文化悠久、民风纯朴、百姓热情而享誉黔桂两省区。为实现新跨越,三都自治县委、县政府艰苦奋斗、勇于拼搏,以符合县情民意、切合历史走向、顺应水族地区发展大势为出发点,力求与时俱进,着重改革创新,对三都之名赋予新的内涵,并作了全新、深入的诠释。 新的三都,将以水都、酒都、商都为主要内容,既能秉承传统,又能融入时代。 水之都 名副其实 水乡美景,气势雄浑。作为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有着凤凰羽毛一般美丽的盛誉。境内山清水秀、翠色欲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7.8%。境内水资源丰富,共有大小河流42条,总长906公里,已建成冷水沟水库、百梓桥电站等水利工程,正在规划建设坝街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境内芒勇湖水天一色,风光旖旎,气候宜人;国家级森林公园尧人山是天下水族儿女的心灵归属。 山林之上,白云缭绕;清水之畔,水人之家。山木保持水土,清水哺育生命,黔之露、水乡露、水家娃、柳江泉……构成三都水之品牌。水族人善于从水中悟出生活之道,他们以水为载、以水为邻,境内河流纵横交错,生活在山林、水边的水族人常常以斗水的方式,来表达对生命之源的爱惜和崇敬。随着三级橡胶坝及水上体育中心的建成开发,三都斗水活动将形成融入水族习俗、水族智慧、水族健身、水族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斗水文化。 古韵悠远,源自殷商。三都居住了全国60%以上的水族人口,自殷商时代传承古朴文明的水族是中国17个拥有自己独立文字和语言的少数民族之一,水书被誉为古文字的“活化石”,《中国水书国际编码提案》已于2015年10月在日本松江召开的国际编码标准化组织第64次会议上获得受理。水历是水族的传统历法,以阴阳合历为依据,历史悠久;水族文学创作源远流长,深刻反映了水族人民的历史和生活;水族马尾绣和水族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水族端节是世界上历时最长的节日,而水族的卯文化则被专家推测为原始社会母系氏族之文化遗风。 都柳江文明,传承不息。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加强水生态保护,系统整治江河流域,连通江河湖库水系,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强化江河源头和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等,为三都加快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顺应时势发展,三都在县委十一届八次全委会上明确提出要创新打造水民族、水文化、水生态、水经济、水乡村、水产业,积极争取建设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和国家级水生态文明示范县。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既弘扬了水的上善精神,也道出了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观。三都自然之水秀丽神奇、文化之水源远流长。自然之水和文化之水交融,铸就了三都这个无一不包含水元素的神秘之所,演绎出更加深厚的历史空间和宽阔的生命维度,我们且谓之为水之都! 酒之都 领袖点赞 1957年,三都水族自治县第一位女副县长蒙世花赴京,用九阡酒代表少数民族向毛泽东主席敬酒,毛主席品尝后,连声称赞:“好香、好甜、好酒”! 千年技艺,一脉相承。有文字记载的九阡酒酿造历史已达上千年,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纯正的九阡酒,取月亮山天然山泉水及当地特产红糯,运用传统手工艺采取独特配方酿造而成,饮之醇香味美、沁人心肺。 民风古朴,喜饮善酿。水族有一个古老习俗:在女儿出生时将九阡酒窖藏,待女儿出嫁时再取出待客,称之为水妹红九阡酒。窖藏多年的水妹红九阡酒,开坛时香气四溢,颜色金黄带红,浓缩为蜂蜜状,用筷子轻挑,千丝万缕,饮之余韵无穷,如饮甘露,幽雅细腻,实为酒中珍品。水族的好酒与善酿相得益彰,形成独特的酒文化:水族“交杯酒”又叫转转酒,喝酒时,主人、客人与作陪的人围成一个圆圈站起来,每人都用右手把自己的酒碗或酒杯送给下家,同时用左手接住上家送来的酒碗或酒杯,同时喊“秀、秀、秀!”最后再来一声“哟”!随即将自己的酒一下子灌进下家嘴里。 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和生态优势,为三都酿出好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浓厚的酒文化,更为三都酒业发展夯实了现实基础。三都自治县委从提升民族酒业文化、打造民族企业品牌出发,在县委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着力引进一批大型水企、酒企;围绕打造黄酒国际品牌目标,挖掘开发三都品牌酒业,大力提升“九阡酒”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着力培育三都水族啤酒、葡萄酒等新品牌,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三都品牌”。 产业打造,能汇品牌。发展酒产业,符合中央提出的创新、绿色发展理念,顺应省委 “五大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契合三都重点生态功能贫困县的发展定位。为此,三都大力发展酒产业,不断扩大九阡酒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牌效应。在现有13.6万亩葡萄种植面积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种植规模,预计到2020年全县葡萄种植面积将达30万亩,实现人均1亩的目标;大力引进和培育葡萄加工企业,大力发展葡萄酒业,同时大胆引进美国葡萄酒企业打造葡萄酒庄、红酒庄;在德国注册三都牌啤酒,不断扩大三都酒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水乡故地正依托浓厚的酒文化、良好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大胆开放的国际视野,着力打造积淀深厚、魅力四射、人文和谐的酒之都。 商之都 呼之欲出 《三都写意》记载:“历史上,三都曾经因水而闻名,境内几十条河流汇集都江,使都江水川流不息,百里烟波,入广西柳江,合称都柳江,再汇珠江,是西南重要的内河出海要道。宋代起步,清时兴盛,曾经商贾云集,店铺林立。” 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在深刻领会省委十三五规划《建议》精神的前提下,结合水乡的实际情况,三都将借助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健康服务、大数据等产业和山区特色城镇化,实现弯道超车、后者居上、赶超跨越的目标,彻底结束贫穷落后县份的面貌,实现刘伯温“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的愿景。 长期以来,商业一直是三都的短板。随着贵广高铁、厦蓉高速公路过境通车,余安高速公路、三荔高速公路、荔榕高速公路等正相继启动建设,三都区位优势快速凸显:乘高铁到达州府都匀,用时仅十二分钟;乘高铁到达华南最大都市广州,用时不过四个多小时。 区位优势的凸显,三都被推向时代发展最前沿。三都自治县委、县政府顺应时代潮流,大胆改革创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行业,积极引进美国奥特莱斯、迪斯尼等项目,加快七十二行、香港名都、亿丰国际等商城建设,规划建设一批集农产品批发交易、仓储配送、冷链物流与快递物流于一体的农产品物流园和县镇两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誓把三都建成贵州南下入海的重要物流、人流、资金流聚集地和西南国际品牌交易中心。以生态绿、百姓富为出发点,各种优势组合拳的有力打出,三都将会以崭新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雄关漫道真如铁,如今迈步从头越。三都将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紧扣省委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和州委工业强州、城镇化带动、“一圈两翼”三大战略,以“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为总纲,把“水都”“酒都”“商都”作为丰富发展内涵的新途径,并将“开放包容敢争先,诚信务实追一流”的新时期三都精神融会贯通到各个发展领域,推动跨越发展。 同时,结合“1234567”的总体发展思路,以大脱贫为引领,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富县和教育卫生强县两大战略;善用“五个思维”建设“五个三都”,切实跳好集体舞、民族舞、现代舞、广场舞、交谊舞“五个舞”。我们坚信,集水、酒、商为一身的新三都,定能如一只羽翼丰满的雄鹰展翅高飞在黔中大地。 大河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快速推进 截至目前,三都水族自治县大河镇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房屋主体工程建设已经基本完工,项目建设后续工作正在快速推进中。 据了解,大河镇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总投资7314.1万元,规划建设234套移民房,可容纳1015人。安置区拟用地面积为34197㎡,规划住宅面积为19572㎡,拟建幼儿园、卫生院、居委会等公共服务配套建筑5939㎡。 项目负责人万益东介绍说:“我们主体已经完成了210户,还有180户正在做室内装修,还有24户主体结构正在施工,目前工地上的工人差不多将近300人,每天晚上都加班加点,确保5月底全部交房。就是234户全部交房,让群众入住。” 大河镇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成后,将整体搬迁12个自然寨234户1015人(其中,贫困户128户559人,非贫困户106户456人),解决长期居住在深山区、地质灾害区、生态脆弱区,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的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改善人居环境。移民群众入住后,将通过产业园区实现就业、创业,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为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奠定基础。(记者:李荣发 陈明珠) 三都县科技产权局产业技能培训助推脱贫攻坚 近日,三都水族自治县科技产权局在普安镇前进村举办水晶葡萄种植产业化技能培训班,邀请省、州、县多名葡萄技术专家给群众授课和现场指导肥水管理,全面提升群众葡萄种植管理技能,助推村级产业脱贫攻坚。 普安镇前进村是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晶葡萄科技种植核心区域,种植总面积50000余亩,全村种植大户就有260家。当天,培训会邀请到贵州省高级农艺师周朝霞、县葡萄研究所、县植保站的农技师等葡萄技术专家现场授课,村级党员干部、葡萄种植大户、困难群众近300人参加此次培训,现场发放培训资料600余份。 培训期间,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就葡萄绿色病虫害防控、葡萄高产优质肥水管理、葡萄鲜果品质提升与市场打造以及葡萄剪修与套袋等相关技术进行了授课。授课采取互动的方式,边培训边提问解答,专家对种植大户及群众提出的疑难问题逐一分析解答,既活跃了培训气氛,又让前来参加培训的农民学到了知识,提高了农民的管护技术水平,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作者:石本鹏) 中和镇举行黄桃种植技术培训会 3月16日,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举办2017年黄桃种植技术培训会,当地160余名黄桃种植户到场学习相关技术,开启黄桃产业增收致富之路。 培训会上,县黄桃产业办技术人员与徐州喜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全面介绍了黄桃种植地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详细讲解了黄桃栽培专业技术和相关注意事项。培训中,技术人员根据多年实践经验,采取课堂理论教学与田间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针对农民群众以往栽培管理技术的误区、误点,一一举例指出,并进行纠正,同时还特意挑选有比较性的树形进行实物对照教学,重点教授如何剪枝等管理技术,加深课堂教学的记忆,让农民群众真真切切懂得黄桃种植的方式方法。 徐州喜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到:“黄桃种植这个项目,它应该说既“短平快”,又可以持续、长期发展,对当地农民、当地政府的经济拉动,对农民的脱贫应该效果是非常好,通过我们公司的技术服务下去,一亩地可以得几千块钱的收入,可以迅速的解决脱贫的问题,不用出去打工,在家里就能解决就业问题。” 据了解,黄桃是三都县继葡萄产业快速发展之后的又一扶贫产业,“十三五”期间计划发展10万亩,目前已落实3.7万亩。今年全县已发放黄桃苗180万株,定植面积1.5万亩,群众种植黄桃的积极性较高。(记者:石承韵) 三都县市场监管局九阡分局开启办证快捷通道服务群众 本报讯 近日,为维护好辖区内的市场秩序,保障辖区内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规范辖区内市场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三都水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九阡分局创新工作方法,优化服务品质,把办证“窗口”移至市场开启办证快捷通道。 该分局执法人员打破以往的督促市场经营主体到分局窗口办证的工作方式,改变为由分局执法人员把申请材料带到市场经营主体手中,现场指导市场经营主体填写营业执照申请材料,进一步缩短市场经营主体办理营业执照的流程、简化办证手续,开辟群众办事创业“直通车”,更快捷的为辖区内偏远地区的市场经营主体办理营业执照。此举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办证难问题,得到了辖区内市场经营主体的一致好评。 截止目前,九阡分局已顺利完成第一季度任务,下一步将继续把“窗口”深入发展到辖区内的各个偏远地区,根据辖区内市场经营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的创新工作方式,为辖区内的市场经营主体及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作者:覃珍凤) (编辑:保超燕 审核编辑:邹骐聪) |
【本地】贵州省三都县多部门开展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检查
7月4日,贵州省三都县消防、商务局、公安局治安大队、街道办联合开展辖区易燃易爆场所消防检查
2017-07-06
【社会】卡车出车祸 7000只鸡“霸占”高速路
当地时间2017年7月4日,奥地利Asten,当地高速公路一卡车在运送家禽途中发生意外,7000只鸡“霸占”道路造成交通混乱,消防员赶赴现场处理。
2017-07-06
【本地】省长孙志刚在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调研
7月3号,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来到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调研。他强调,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大比武,加快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步伐,绝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在全面小康进程中掉队。
2017-07-05
【本地】贵州三都数万游客共度水族“新年”卯节!
中新网三都7月3日电 (石小杰)3日,数万游客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镇水各村共度水族“新年”——卯节,祭祀水族祖先和稻田,并在“卯坡”上进行男女情歌对唱,感受水族卯文化风情。
2017-07-04
【社会】贵州晴隆发生燃气管道泄漏爆炸 现场火光冲天
今日(2日)上午10时许,黔西南州睛隆县沙子镇境内燃气管道起火并发生爆炸,有人用视频记录下了火光冲天的惊险场面。
2017-07-02
【本地】潘仕进深入各移民点督查指导移民搬迁工作
潘仕进强调,目前,已进入雨季,三都持续降雨,降雨量较多,都江地理地质情况特殊,在保证建设工程如期顺利完成的同时,更要注意防范滑坡、泥石流等因强降雨带来的地质灾害,确保搬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17-07-01
【社会】女子摔断30万玉镯后消失 商家忍无可忍:请接电话!
据费女士介绍,当时她一个人走进了店里逛一逛。看到手镯非常漂亮,就试戴了一下。可是,当她一问价钱,竟然要30万!她就想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买,就马上拽下来!谁知道,就是这一拽,意外发生了!手镯不小心从手上掉了下来!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2017-07-01
【社会】13岁学生玩 游戏 被骂竟转身跳楼
13岁男孩痴迷王者荣耀被爸爸骂 一言不合跳楼摔断腿 刚苏醒:我要登录账号 在浙大儿院骨科病房,毛毛爸爸张先生对我们述说了事情发生的全过程。
2017-07-01